公攤面積其實最早是李嘉誠在香港提出來的,但后續轉到內地后一直延續至今,其實很多買房的普通人來說是很受不了公攤面積這一說法的,畢竟現在房價那么貴,還得多花20個左右的平方價格的確是不太討喜。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公寓的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公寓的公用面積一般在10%到15%之間。如果是帶電梯的小高層公寓,公攤系數會在17%到20%之間,高層公寓相對會高一些,甚至達到28%,所以需要付費注意確定公寓類型。公寓的平均面積之所以這么大,是因為公寓是商業用途,大部分是作為商業辦公室或員工公寓使用。這是區別于普通住房的一個重要條件。另外,公寓的使用壽命也比較短,大部分都在40年左右,水電費是普通房子的兩倍左右。因此,如果選擇公寓作為房子,一定要提前了解相關情況。

2
公攤面積到底指什么
公攤面積是指房屋公共部分面積,不在購房者入戶大門之內,比如樓梯間、電梯,及入戶前室等。公攤面積根據戶型不同面積比例不同,多層樓梯房公攤比電梯房公攤少。電梯公攤最少都大于15%,有的還達25以上!

3
公攤面積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公攤是香港商人李嘉誠率先提出來的,提出之后就得到了香港政府、房地產商和物業公司的大力支持,隨后被中國學習借鑒,在房屋買賣時開始執行“公攤面積”。不過在2013年之后,香港就取消了“公攤面積”,從而“公攤面積”就成為了內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