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并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冬至前一天是四絕四離之日嗎?
是四離日,不是四絕日。
四離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稱為離日,四絕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絕日。
分就是春分和秋分,至就是夏至和冬至,前一辰就是前一天的意思。碰到這種季節的前后幾天,地球軌道上的磁場和電波都會自然震動,影響氣流、云層和天氣變化。氣流快,在季節前變天,曰氣盛。氣流慢,季節后變天,謂氣衰。天氣會驟變,患臺風、寒潮或高溫、暴雨。
這個時候人和動物都會隨著季節換毛和更新血脈,因此人們在這種時間要順天循道,不能酗酒亂性、舟車探險,要戒煩戒燥,虛心靜氣。

2
冬至之后就可以拜太歲了嗎
在農歷中,每年的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代表著陽氣到達最低點,陰氣到達最高點,陽開始升起,陰開始消退。在這一天,太陽達到南邊的極限后,由于地球自轉,向北移動。同時,也標志著夏至后的太陽能量已經消耗殆盡,進入了一個新的循環。而在北方,又有一個與冬至有著密切關系的節氣——立冬。
許多人認為,冬至和立冬的時間,決定著太歲的來臨。如果冬至之前,立冬尚未到來,那么太歲會在隨后的時間來臨。但如果冬至之后,立冬已經到了,就說明太歲已經來到了。因此,在這段時間內,特別是立春之前后,需要想方設法地拜太歲,祈求太歲保佑。

3
冬至是最冷的一天嗎
不是。
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
這是因為,當太陽直射點移至南半球的時候北半球的溫度開始一點點降低,北半球的降溫是一個持續緩慢的過程,冬至日,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時候地球的溫度還在以那個下降的趨勢降低著(好像有慣性一樣,這種慣性跟熱能的傳遞有關)……冬至日后直射點北移到了一定程度,北半球的氣溫才會慢慢回升,同理太陽直射北回歸的時候也不是最熱還有中午兩點最熱而不是十二點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