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冬至交九還是立冬交九?
一般都是冬至交九。
冬至進九,入九的時間就是冬至日的時候,也就是冬至日就是一九的第一天。所以,我們現在只需要找到冬至在哪一天到來就行。
冬至是當太陽到達黃經270°時對應的時間日期,今年的冬至在12月21號23點59分到來。所以入九的日期就是12月21號,我們找到了起點,然后就按照9天一個九的算法,以此類推數到九九。
每年農歷的立冬開始數九,今天立冬在12月22日,從這一天,今冬開始數九。共九九,每個九均為九天,是一冬較冷的時間,最冷在三九天。

2
過了冬至是不是就交九了
是的,按照我國的傳統歷法,每年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是入九了,入九以后,各地的天氣會越變越冷,全國都進入最寒冷的一個階段。
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時至冬至,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3
冬至吃什么好
1、吃雞肉:在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吃雞肉,御寒保暖并具有尊貴和慶祝的象征意義。在古代,雞肉被視為貴族的食品,因此在冬至這一天吃雞肉也代表了富貴和吉祥。
2、吃糖葫蘆:在北方一些地區,人們也會在冬至這一天吃糖葫蘆,一種用糖漬制成的果子串。這種小吃有著甜蜜可口的味道,寓意著甜甜蜜蜜的生活。
3、吃南瓜:在冬至這一天,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會吃南瓜,因為南瓜富含營養且易于儲存。南瓜還可以用來煮粥或者燉湯,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