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至日為6月21日,這天恰好是“庚戌日”,因此這天是夏至后的第一個庚日,此后每隔10天一個庚日。夏至后的第二個庚日在7月1日,為“庚申日”;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在在7月11日,為“庚午日”,因此7月11就是入伏的時間。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入伏吃什么去寒氣?
1、生姜
方法:早上喝一杯溫開水,然后將生姜片放在嘴里面咀嚼。
生姜味辛、微溫,中醫認為,生姜具有助陽作用,入伏吃生姜可以祛寒、助陽氣,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生姜中含有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胃寒、食欲不振情況的人群,可以經常食用生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
2、羊肉
方法:初伏時煮一碗羊肉湯食用,吃完羊肉后最好將汁水也喝掉。
羊肉味甘、性溫,中醫認為,三伏天雖然溫度高,但很容易受到暑、濕、邪所侵,出現暑氣、濕氣等積蓄在體內,此時吃羊肉,會有大汗淋漓的感覺,這汗可以帶走五臟中的邪氣,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2
入伏是不是最熱的時候
中伏最熱。
進入伏天之后,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地表的濕度也會加強,地面吸收的熱量也會增多,散發出來的熱量卻很少,時間長了地表層會積累很多的熱量,再往后會一天比一天熱,到了中伏,地面積攢的熱量會到達一個最高值,所以,中伏也就最熱了。
中伏的時候副熱帶高壓氣候加強,此時,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會影響到天氣情況,時常是高溫少雨,炎熱少云,太陽炙烤著大地,紫外線照射強烈,會使近地面的溫度升高,從而造成天氣的炎熱。

3
中伏吃什么最好
1、喝熱湯面
中伏天喝碗熱湯面是最好不過的了。吃用新小麥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的熱湯面,營養豐富,吃完之后能夠幫組發汗祛病,有效去除體內的寒氣。體內寒氣得到去除后,冬天也不會容易怕冷、易受涼感冒。
2、吃冬瓜
中伏天可以多吃冬瓜。冬瓜具有很好的清熱效果,中伏天吃冬瓜能夠幫助清熱解暑;另外中伏天吃冬瓜還能幫助利水,去除體內的濕氣。要知道濕氣重的人在冬天可是比較容易感冒的。
3、吃玉米
中伏天可以多吃玉米。玉米能夠幫助調中開胃,中伏天氣溫較高,很多人容易食欲不佳,吃玉米能夠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食欲;而且玉米同樣具有很好的降濁利尿的效果,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避免冬天體內濕氣過重而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