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濕熱中阻、嘔吐、瀉痢、腹痛,也可用于熱盛煩躁、血熱出血,還可用于胃熱嘔吐、消渴以,及癰腫瘡毒等證。另外黃連還是清熱瀉火解毒之要藥,尤其善于解疔毒。下面,我們來看看360常識網(wǎng)帶來的關(guān)于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的相關(guān)介紹吧!
1
黃連長什么樣子圖片


2
黃連的營養(yǎng)價值
黃連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堿和木脂素2類,此外還有酚酸、揮發(fā)油、黃酮類、香豆素、萜類、甾體和多糖等。因藥用成分多,因此藥用價值也高,臨床上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效果也頗佳。
1、黃連中的抗菌成分為BR、黃連堿及藥根堿3種,實驗表明這些抗菌成分對多型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G- 菌有抑制作用;對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百日咳等G+ 菌也有抑制作用。
2、黃連中的BR 有明顯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防治烏頭堿、電刺激及冠狀動脈結(jié)扎所致的實驗動物室性心律失常,并呈明顯的量效關(guān)系。
3、黃連堿、BR 均有降血糖作用。對正常小鼠及自發(fā)性糖尿病KK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
4、黃連提取物小檗堿對二磷酸腺苷(ADP) 、花生四烯酸(AA) 、膠原等誘導(dǎo)的血小板聚集和ADP 釋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分布在我國的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南部。含小檗堿、黃連堿、掌葉防己堿、藥根堿等化學(xué)成分,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對黃疸、牙痛、目赤、濕疹等均有治療作用。
1、清熱解毒
黃連在中醫(yī)里配以其他輔助藥物既適用于濕熱證,也適用于火熱證,黃連苦寒,瀉火解毒功效很強,凡是濕熱阻滯證,溫病高熱,煩躁不安等都可使用,治療濕熱常配以半夏,瓜萎,等,治療火熱常配以朱砂、地黃等。
2、抑菌
黃連對金葡、霍亂弧菌、乙型鏈球菌作用較強,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作用較弱。
3、降血糖
黃連中的黃連素對血糖的調(diào)控與藥物的計量和給藥的方式有關(guān),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可適當(dāng)?shù)脑陟o脈滴水中加少量的黃連素,能明顯的姜烯血糖,但是需要注意黃連素靜脈滴注的量不能過高,以免引起心臟系統(tǒng)的抑制,減緩心跳速度,嚴(yán)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橫紋肌溶解癥及乳酸中毒癥。
4、治療瘧疾
在我國中醫(yī)里黃連一直都是用來治療瘧疾等嚴(yán)重的腹瀉,黃連中含有黃連素,在現(xiàn)在醫(yī)學(xué)中黃連素也是一種非處方的腹瀉藥物,主要是黃連素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結(jié)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以及白喉桿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的作用最強,是治療細(xì)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藥。
5、治療消化道炎癥
胃炎,胃潰瘍,腸胃炎,腸炎等消化道疾病一直都是屬于很難治療的疾病,很多藥物對胃腸道都有刺激作用,在食用之后對炎癥雖有治療效果,但同時也有刺激促進(jìn)作用,對藥物的量的把控很難做到準(zhǔn)確,黃連不一樣,黃連在食用之后其主要成分黃連素是不會通過胃腸道黏膜進(jìn)入血液的,其主要是在胃腸道中停留,由于苦澀作用會使黃連素在胃腸道中停留的時間增長,對消化道炎癥的治療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