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是一種患者不斷重復,某種行為或者某種思維的神經精神系統性疾病。在一段時間內,患者不能控制這種行為或者思想,一般來說,不能控制思想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思維,而不能控制行動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的行為。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強迫癥如何自我篩查?
1、你是否有愚蠢的、骯臟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頭、想法或沖動?
2、你是否有過度怕臟、怕細菌或怕化學物質?
3、你是否總是擔憂忘記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門沒有鎖、閥門沒有關而出事?
4、你是否擔憂自己會做出或說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擊性行為或攻擊性言語?
5、你是否總是擔憂自己會丟失重要的東西?
6、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須重復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須反復想從而獲得輕松?
7、你是否會過度洗澡或過度洗東西?
8、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須重復檢查多次方才放心?
9、你是否為了擔憂攻擊性語言或行為傷害別人而回避某些場合或個人?
10、你是否保留了許多你認為不能扔掉的沒有用的東西?
總結:強迫癥屬于神經癥的一種,癥狀是明知某種想法或做法不必要,但無法控制自己而反復地想或做。如由于怕臟而反反復復地洗手。

2
多大年齡容易得強迫癥
強迫癥多在三十歲以前發病,男性多于女性,腦力勞動者比較常見,一般起病是緩慢的,病程也比較長,癥狀可以持續很多年,或者時輕時重,并且性格的特點比較明顯,像主觀、任性、急躁、好勝、自信不足,要求完美,自制能力差等等,發病年齡比較早,病程比較長的預后比較差,隨著年齡的增長,癥狀的逐漸的減輕,并且沒有的明顯精神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不明顯,病程比較短,沒有陽性家族史的這種患者,有的時候還可能會自發的緩解。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強迫癥
當出現一些強迫觀念,比如說反復思考一些問題,如回憶、記憶、懷疑、窮思竭慮的或者是出現了一些強迫行為,反復的做一些沒有必要的一些行為,比方說反復檢查、反復洗手、反復計數以及一些儀式性的動作行為等等,就可以請精神科醫生幫助診斷自己是否有強迫癥。
主要的依據有家屬提供的病人的病史、患病的時間和一些不好的表現等等。精神檢查,主要是通過和病人交談得出檢查結果。相關的體格檢查、量表檢測、實驗室的輔助檢查結果等等。臨床上常用到的幾個強迫的檢查量表是耶魯布朗強迫量表,通過量表得分的多少來判斷病情的嚴重和好轉程度。
總結:如果不重視強迫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引起強迫性人格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