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強迫癥,眾所周知其最棘手的神經官能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是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行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病程遷延,容易轉化為慢性,致殘率較高,對患者學習、工作、生活的影響較為嚴重。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強迫癥是心理疾病還是精神障礙?
強迫癥的病因包括遺傳等生物學因素,人格基礎以及環境因素等。不少強迫癥患者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了謹慎小心,追求完美,追求確定感的性格基礎。在生活壓力增加時,由于不能做到事事確定,神經變得緊張,容易出現反復回憶,反復確認,甚至反復檢查等強迫癥狀。此外,遺傳也是強迫癥的重要病因之一,而有些患者在童年期的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也會增加強迫癥狀的發生幾率。因此,強迫癥是一個多病因的疾病,而不單單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2
什么是強迫癥
強迫癥是一種患者不斷重復,某種行為或者某種思維的神經精神系統性疾病。在一段時間內,患者不能控制這種行為或者思想,一般來說,不能控制思想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思維,而不能控制行動的這種行為叫做強迫的行為。強迫癥的特點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無意義的,甚至違背患者自身意愿的,一些想法或者行為,反復侵襲患者。
雖然我們每個人自己,能夠感覺到這種想法或者行為,是源于自身的,但是就想辦法去控制它,去抵抗它,但始終沒辦法控制,這兩種強烈的沖突,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焦慮和痛苦,甚至影響學習和工作,包括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受影響,我們就會把這個叫做強迫癥。

3
強迫癥病因是什么
1、遺傳造成,研究發現強迫癥有家族聚集性;
2、性格特點造成,如當人過度追求完美,做事刻板更容易有強迫傾向;
3、壓力造成,自身壓力與外界壓力都有可能造成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