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以腰為中樞,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盤穩固,動作靈活。如果練太極拳的時候動作不正確,胯松不了,而腰始終都是緊的,那么長時間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打太極拳如何用氣?
練拳時,在全身放松、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的姿勢下,口唇微閉、齒輕合,舌尖舐上腭,進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有順逆兩種。腹式順呼吸的練法如下:緩緩從鼻孔吸氣,用意引導,氣體有徐徐下行的感覺,送入腹部臍下,力求自然,不許使力硬壓。在吸氣過程中,橫膈膜下降,輕輕擠壓腹腔內臟器官;腹部隨之隆起,胸廓自 然收縮(術語叫做“提肛”或“吊襠”),隨即緩緩從鼻孔和嘴唇呼氣。呼氣時橫膈膜上升,下腹部隨之回縮,肛門括約肌自然隨著呼氣而放松,一呼一吸,毫不勉 強。呼吸時,肛門括約肌隨著一松一緊(松的時間比較長,緊的時間比較短),有助於防治內痔、便秘和遺精等病癥。通過“氣沉丹田”的呼吸運動,橫膈膜一上一下,帶動內臟做輕微的自我按摩運動,促使各種生理機制活躍起來。

2
打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1.隨形呼吸。練太極拳呼吸能提高心肺功能,可增加肺活量,增強身體呼吸功能,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2.連綿不斷。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太極拳與其他運動最大區別在于動作之間的連綿不斷。即使是一個動作也要求“一動無有不動: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也隨之動”。生命在于運動,太極拳之所以能保健健身,就是因為太極拳運動負荷生生不息的規律。
3.全神貫注。有些習拳者喜打拳時隨意談笑,思想渙散,既打不好拳,又不能保健強身。打拳時思想集中在動作上,拳就打得合乎要領,且大腦皮層得以最大的休息,事后就會感到如沐春風,精神充沛、輕松愉快,久而久之就會保健強身。
4.用意不用力。中醫病理:“人的患病在于氣血停滯不通。因此,習太極拳者要時時檢查自己習拳時是否動作僵硬用拙力,是否做到全身松開、輕靈自然、運轉自如。

3
打太極拳的好處
激活自身修復系統,疏通經絡,放松神經系統,增強心臟功能,強健血管等。太極拳的練習,即“腹式呼吸”,通過腹腔壓力的改變,使胸廓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高,上下腔靜脈壓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太極拳能調節身心,調和陰陽,促進平衡,激活身體修復功能。每天十分鐘,遠離亞健康。學研究表明,打太極拳時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縮和舒張,可以加強血液循環。太極拳凝神聚氣,沉穩安舒,可以使神經系統放松,緩解頭暈眼花。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陰陽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