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以腰為中樞,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盤穩(wěn)固,動作靈活。如果練太極拳的時候動作不正確,胯松不了,而腰始終都是緊的,那么長時間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從而導致了練習后腰疼。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打太極拳怎樣做到腰胯放松?
對於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來說,欲練松胯就先要明白胯之所在。在生理學上所謂的胯,系指股骨上節(jié),大腿的折疊下陷處。換句話說,我們通常把腰和腿之間的部位叫作胯,胯關節(jié)由 骶髂關節(jié)、髖關節(jié)、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lián)合、恥骨聯(lián)合、骨盆等部分組成。練松胯的重點之一是體悟搖臀蕩胯。所謂搖臀,是以臀部一側胯關節(jié)為同心,以骨盆為半徑的旋轉運動;蕩胯則指弧線提胯和弧線落胯運動。放松 骶髂關節(jié)對加速松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時從大腿根部放松,注意操練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如此達到開活兩胯的作用。另外, 注意放松胯關節(jié),并放松臀部及腰部的肌肉,不能死頂骨盆,夾僵胯部。

2
練太極拳腰疼的原因
太極拳以腰為中樞,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盤穩(wěn)固,動作靈活。如果練太極拳的時候動作不正確,胯松不了,而腰始終都是緊的,那么長時間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從而導致了練習后腰疼。一部分初學者感覺到練太極拳后腰疼,其實是因為運動后的乳酸堆積造成的。雖然太極拳強度較小,但如果很久沒有都沒有運動,突然進行長時間的太極拳練習,肌肉沒有適應運動的情況,有氧代謝不能提供足夠能量,無氧代謝參與的比例就會增大,產(chǎn)生的乳酸堆積在肌肉處,造成酸痛。練太極拳腰疼,也可能是因為本身患有腰椎疾病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等,都會導致腰疼。而太極拳對腰部動作要求較高,一切動作都是以腰為樞紐,可能在鍛煉時會引發(fā)腰疼狀況。練習太極拳腰疼的原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運動一段時間的人,在練習太極拳時仍感到腰疼,此時應該請教太極師傅或者其他專業(yè)人士看是否有動作不正確的情況。如果在擺正動作以后仍有腰疼癥狀或者在生活中腰疼癥狀明顯,則應當考慮腰椎疾病的問題,及時前往醫(yī)院進行檢查。

3
太極拳適合哪些人
有興趣的人群都適合。太極拳無論什么時候學都不晚,但是越早學則受益越多。三四十歲開始練習太極拳是非常好的時間,五十歲學稍晚些,六七十歲方學也可有活動健身之用。但如今人們普遍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家庭,專心投入學習太極拳的時間受限,所以一般認為最適合學習太極拳的人群為退休后的老年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