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種拳術運動,符合拳理,具有技擊性。這里的拳理是指太極拳動作本身符合攻防規律,具有攻防含義,能夠產生一定的攻防實效,這既是太極拳動作與體操、舞蹈、導引等其它運動的基本區別也是本質區別之一。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打太極拳出汗多少好?
打太極拳最好是微微出汗,滿頭大汗并非好事。在得到正確要領的情況下,練拳應該以練完之后身體微微發熱,有通透的感覺為佳。練拳出汗一般會隨著拳藝精進而減少,若練拳多年后仍滿身大汗,與當年無異。就應當考慮是否是練拳不得方法、不得要領或者身體出了問題。

2
打太極拳的層次和出汗部位
太極拳隨著練習日益精進,層次發生變化,出汗效果也會改變,出汗的部位、味道、多少都會有差異。
身體大部位出汗
這是第一個層次,此為鍛煉氣力的階段,胳膊、腿、頸部、胸部以及一些病灶部位出汗較多,如手腕關節不適者則手腕多汗,頸椎疼痛者則頸部多汗。這一階段主要是犟勁、斷勁、蹩勁。不同病癥練拳之后也會有不同表現,如汗液黏滯則可能是有痰飲之癥;汗液發黏,抬不動步者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汗液有騷臭味道甚至有火藥的味道,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癥狀。身患疾病者難以跨越此階段,即便是太極高手,身體不適導致的出汗也是無法避免。
胸背多汗而其余汗少
這是練習太極拳的第二個層次,這一層次身體比較健康,通常身體已經具備了一定柔韌性,拉開了筋骨,具有輕靈的勁力。此時手腳運動便可以使氣血充盈,手心發熱,手心、腳心發漲,具有非常好的養生效果。在這階段的練習者可以在名師指導下向技擊發展。
背部多汗而其余汗少
這時已經到了練太極拳的第三個層次,是養生的高級階段,練習者精力充沛,身體輕盈,入睡容易而睡眠深沉,不會失眠,技擊方面可以更加的輕靈如化。
手腳多汗而其余無汗
這是練太極拳的最高境界,經過了萬千錘煉也是很難到達的。此時個人水平僅看汗水就可得知。這個境界非常難得,幾百年間能都達到的也不過百人。

3
常打太極拳有什么好處
1、鍛煉肌肉
練太極時必須做到頸椎、胸椎、腰椎保持正直,使前胸和上腹部處于微微內含的狀態,并且隨著動作的變化,上腹肌處于細微的收縮與舒張運動狀態中。長期鍛煉,能減少上腹部脂肪的堆積,增強腹肌的力量。如“起勢”時抬手,“收勢”在平行步時的屈臂;“摟膝拗步”時從出掌到推掌;“斜飛式”身體舒展的運行過程,均能感受到腹肌的運動變化。
慢拳中的“分腳”、“蹬腳”、“擺蓮”等動作均要求有開胯和合胯的變化,經常鍛煉,有利于消除下腹部的脂肪,增強下腹部及腹股溝附近的肌肉力量。
2、增強免疫力
練太極時要求每一動作均由腰部的運動變化來引領,控制其他肢體動作,而腰部的運動則帶動了下腹部的肌肉運動,有利于消除腹部的脂肪。而“單鞭”這一動作既鍛煉了腰臀及大腿內側的肌力又刺激了足三里穴,既能起到減肥效果又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3、養肝護肝
春季養肝為首,一年四季春為首,五臟春季肝當令。故此,四時養生,要特別抓緊春天生發季節的肝臟養生。
按照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所以,在春季養生,我們就要緊緊抓住以養肝為主線,春季養肝是綱,打太極拳對肝的養護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太極拳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可以改善呼吸系統,促進體內血液回流,加快新陳代謝。
4、排毒養顏
春季是蘊藏生機,生命旺盛的時節。萬物欣欣向榮,“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拳勢動作順應自然,以應春生之氣,拳架舒展大氣。以形體動作帶動氣血圓滿順活,流而不腐,通過運動走勁排毒養顏,萌發新生,使身心內外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