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成功的帝王的背后,必定會有千千萬萬的謀士為其出謀劃策,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中國歷史上最強謀士排行榜吧!
中國歷史上最強謀士排行榜
1、百家宗師千古武圣——軍師鼻祖姜子牙,2、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第一相管仲,3、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先秦范蠡,4、整頓吏治洞察民情——放逐太甲,中原菜系創始人伊尹,5、武廟十哲孫吳兵法——廣宗伯吳起,6、思想機敏善于識人——文終候蕭何,7、謀取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杰之首張良,8、羽扇綸巾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9、學富五車功蓋孔明——東晉王猛,10、少志凌云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
1、百家宗師千古武圣——軍師鼻祖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后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于水火,為后世開創了吊民伐罪,恩及百姓的范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圣,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2、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第一相管仲

管仲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兒女,與周王室同宗。管仲所處的期間正是列國并峙,相互交戰不休。管仲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禮讓天下開法家先驅、編篡《管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并因開創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為保護神。
3、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先秦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后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吳國三年,范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嘗便獻忠,為范蠡計謀,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復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國相、大將軍之官,退隱東海之濱,治產業,力經商,十九后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后人難繼項背。范蠡,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于從政,于從商,總是得心應手,堪稱千古奇人。
4、整頓吏治洞察民情——放逐太甲,中原菜系創始人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河南杞縣)人。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約公元前16世紀初,他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遠近聞名,以致于使求賢若渴的商湯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馬、皮為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商朝國力迅速強盛。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
5、武廟十哲孫吳兵法——廣宗伯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后世把他和孫武并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6、思想機敏善于識人——文終候蕭何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后,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七月辛未去世,謚號“文終侯”。
7、謀取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杰之首張良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戰國晚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 人,秦末漢初杰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張良,本韓國壯士,身負家國淪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復故國河山。因其仗義任俠,虛心上進,因而先得優越性世兵法,后廣交志士豪杰,并與劉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亂時刻,張良投靠劉邦,可謂目光高遠。張良善謀大計,不為假象所迷。鴻門宴上巧妙策劃,進退有據,讓項羽無可奈何,劉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間小計,便令項王軍臣相疑陣腳自亂。末了,又以奇兵突襲,垓下一戰而天下。
8、羽扇綸巾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邇。他是軍事戰略家,運籌惟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涌,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無不閃其智慧的光輝。諸葛亮,又是安邦治國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劉備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德威并舉,儒法并用,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朽貢獻。
9、學富五車功蓋孔明——東晉王猛

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政治謀略家。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猛擇主而事,輔苻堅據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邪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可惜王猛英才早逝,五十一歲便撒手人間寰。
10、少志凌云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后的動蕩年代里,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杰出的謀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