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作為古代城市的防御工事,見證了無數歷史的滄桑與變遷。中國的古城墻,更是承載著千年的文化與記憶。那在我們中國,哪些古城墻比較有名呢?首先就是南京明城墻,這里的工藝十分了得,很值得去看,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中國古城墻排行榜吧!
1
南京明城墻

南京明城墻始建于1366年,歷時達28年建成,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不僅是我國的第一大城墻,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墻,并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墻。南京古城墻由內向外形成了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墻環套的格局,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3.7公里,而南京明城墻的外廓城周長更是超過60公里。
南京明城墻高堅甲于海內,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設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術達到中國筑城史上的巔峰,是東亞筑城技術的典范。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其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筑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墻均無法與之比擬,是繼中國長城之后的又一宏構。
2
開封城墻

開封城墻全長14.4千米,是中國現存的僅次于南京城墻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開封城墻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數圮而復、不絕傳承,歷經戰亂和黃河泛濫,現存的城墻之下疊壓著5層古城墻,雖歷經多個朝代修復,其規模、格局乃至重要坐標都未改變。開封城墻見證了開封城市發展的歷程與開封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具有較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3
西安城墻景區

西安城墻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年),是在唐代長安城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輪廓呈封閉長方形。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墻長2590米,西墻長2631.2米,南墻長3441.6米,北墻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寧”,北名“安遠”。
4
蘇州城墻

蘇州城墻位于江蘇省,是農業社會統治者進行政治控制和軍事防御重要的屏障。在25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蘇州城墻的模樣幾經變化。這種變化,有表面用材更新的,也有高度、寬度方面的,還有城門式樣變復雜的……若論形制規模,蘇州城墻自然不如南京、北京等古都的城墻那般宏偉壯麗。但是,在中國城墻建設史上蘇州城墻有著獨特地位,那就是其城門都辟水陸兩城門,為國內僅有,是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創舉。
5
襄陽城墻

襄陽古城墻位于現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境內,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整修(從城墻磚上有“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體現了明代的漢族建筑風格和規劃思想。2001年6月25日,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古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不僅是歷代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一座古今聞名的軍事重鎮。因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
6
城區大同城墻景區

大同古城墻位于大同市平城區,古城面積3.45平方公里,輪廓呈正方形,是國家級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大同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起來的,建有主城門四座,東南西北分別為和陽門、永泰門、清遠門、武定門,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為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7
壽縣古城墻

壽縣城墻有四門,東門稱為賓陽,南稱為通淝,西門稱為定湖,北門稱為靖淮。而四門的甕城也依然保存。壽縣城墻作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時也是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結晶的標志性建筑。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墻”項目。
8
潮州古城墻

潮州古城墻位于廣東省。下水門城樓、廣濟門城樓、竹木門城樓、上水門城樓,無不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2001年,潮州古城墻似于一場幻夢之后一洗千年的風塵,淡淡斂起滄桑,于是,人們心中跳動著的那段融匯鳳臺時雨、西湖魚筏、湘橋春漲……的旋律,又多了這么一個音符--濱江長廊。駐足濱江,在宛如長城的灰色與綠色之間,人所想到的,卻絕非鐵騎如風,馬嘶金鳴的古國悲歌;也不完全是柳綠如煙,笙歌繚繞的江南情調。或許,那只是關于一個小古城的寧靜遐思,至多再調進一點人生韻致的體味與懷想。
公若晴空當陽,天青水碧,和風徐來之時,自韓江大橋頭信步向北走入濱江,穿行于根葉婆娑的古榕樹下,則可以欣賞到一組風與影的和諧奏鳴。榕樹蔭中,時有奇石妙花,回廊短幾。三兩翁嫗,或持書,或把扇,悠然笑談……城墻已經褪去了所有時光的舊痕,所幸它依然是素樸的。綿延八里的城堤上,依舊點綴著四座城樓:下水門城樓、廣濟門城樓、竹木門城樓、上水門城樓。嶄新的仿古建筑,似乎仍在頑強地牽挽著一絲老潮州的記憶--正如城墻邊偶爾飄出的一曲弦詩,或者一縷冽然的功夫茶香…
9
松潘古城墻

松潘古城墻一座體現明代漢族歷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位于四川省松潘縣,該縣為歷代封建王朝在川西北的軍事重鎮。現存城墻為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在原唐松州涂城的基礎上加磚擴建而成,正統年間又增修了外城城墻,形成內外兩城的城市布局。城墻全長6.2公里,采用內夯土石,外包砌磚的做法,高處12.5米,厚處31.5米,有城門七道,門基大石上刻有各種浮雕圖案。2001年,松潘古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