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在藏區,有著許多壯麗的寺院,它們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文化傳承的圣地。那些被譽為中國十大藏傳佛教寺院的靈秀之地,雄偉壯美,承載著深厚的宗教底蘊,為信徒與游人敞開心扉,讓我們一同踏足這些神圣之地,感受佛教文化的深邃魅力。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中國十大藏傳佛教寺院吧!
1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歷史悠久,已由純粹的宮殿轉而成為“寺廟、宮殿和行政機構”合一的中心。作為藏傳佛教的“圣地”,每年來到布達拉宮的朝圣者和旅游觀光客絡繹不絕。參觀者需要遵循所有藏傳佛教的禁忌。宮內現珍藏有8座達賴一喇嘛金質靈塔,5座精美絕倫的立體壇城以及瓷器、金銀銅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飾等各類文物約7萬余件,典籍6萬余函卷(部),是名副其實的文物瑰寶。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整座宮殿具有藏式風格,外觀13層,實際只有9層。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積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與山崗融為一體,氣勢雄偉。布達拉宮海拔3700米,占地總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平方米,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組成,主樓高117米。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的東西兩側分別向下延伸,與高大的宮墻相接。宮墻高6米,底寬4.4米,頂寬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磚石。墻的東、南、西側各有一座三層的門樓,在東南和西北角還各有一座角樓。宮墻所包圍的范圍全都屬于布達拉宮。
2
扎什倫布寺

藏傳佛教十大寺廟之一,位于日喀則市南的尼色日山下。寺廟的建造,融合了藏傳佛教的特點和藏區傳統建筑的特色,將藏傳佛教的佛法藝術,班禪靈塔的莊嚴肅穆表現得較好。整個寺院坐北朝南,佛教殿宇隨山勢次第銜接,主體隨從錯落有致,于不經意間體現和諧對稱。扎什倫布寺的殿堂建筑在突出宗教與民族特色的同時,更凸顯文化底蘊。
扎什倫布寺占地15萬平方米,僧侶房舍57間,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間,其建筑融合了藏區傳統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點,藏族傳統工藝和建筑特點,將藏傳佛教的佛法藝術,班禪靈塔的莊嚴肅穆表現得較好。
3
大昭寺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4
哲蚌寺

格魯派地位最高的寺院之一,坐落在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里,三面環山。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如今,整個寺院依舊保持著較大的規模,其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勢鋪滿,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在藏語里的意思是“米聚”,象征著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
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于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它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5
拉薩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薩市區東面40余公里的達孜區境內,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措欽大殿是該寺最大的經堂,可容納3300名僧人同時誦經。殿內主供的是未來佛強巴佛,后增供宗喀巴等鎏金銅佛。噶丹寺內還擁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其中以清乾隆帝所賜盔甲和明永樂皇帝所賜錦鍛繡塘最為著名。甘丹寺在藏區歷史上占有較為重要的宗教及政治地位。
噶丹寺的建筑總面積約三萬余平方米,其設有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羊八犍經院、宗喀巴靈塔殿等殿堂,有夏孜、絳孜兩個扎倉(經學院),扎倉下面為康村,有的康村下面再設密村。噶丹寺的修建,則標起著格魯教派有了根本道場,黃教已經在“宗教改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6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譽為“世界藏學府”,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卜楞寺坐北向南,占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筑群。
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樣呼圖克圖,其他領導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賽赤。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于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
7
西寧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于明洪武十年,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塔爾寺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也是熱鬧非凡。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凈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并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三世達賴、四世達賴、五世達賴、七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
8
色拉寺(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色拉寺屬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周圍柳林處處,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9
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該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歷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興建,公元1681年(陰鐵雞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該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歷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興建,公元1681年(陰鐵雞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10
內蒙古五當召

著名藏傳佛教寺院,內蒙古最大藏傳佛教寺院;由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措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清代時期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至今日規模。五當召是享有特權的政教合一寺院,設有監獄、法庭,并有武裝。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占地300多畝,分布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