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非常不錯的沿海城市,因為處于沿海地區,又被稱之為我國的南大門,是外貿往來非常重要的交通要塞之地,旗下管轄著21個地級市、65個市轄區和20個縣級市,其中,哪些縣城最強呢?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廣東十大強縣排行榜吧!
1
普寧縣

面積:1620平方千米
普寧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東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7個街道、17個鎮、1個鄉和3個國營農場,普寧縣是非常有名的文化之鄉,有著非常多的特產,像是中藥材、茶葉和水果,小編上次為大家盤點了廣東普寧十大最好玩的景點,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普寧是潮汕有名的文化之鄉,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商貿名城,尤以服裝、中藥材、茶葉、水果等十大專業市場蜚聲海內外。有康美(普寧)中藥材專業市嘗普寧國際服裝城、普寧國際商品城等一批大型商貿市常
2
博羅縣

面積:2858平方千米
博羅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7個鎮,因為博羅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處于京九鐵路的中心地帶,所以其經濟發展的非常快,是我國有名的工業百強縣。
博羅是嶺南四大文明古縣之一,客家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等交相輝映,博羅文化先后融合廣府、客家、潮汕等眾多民系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嶺南文化共性,又有鮮明地域個性的多元文化。
3
惠東縣

面積:3526.73平方千米
惠東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東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2個鎮、2個街道和3個管委會,因為有著非常多專業的鞋履制造商,所以惠東縣有著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美譽。
惠東縣先后獲得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全國象棋之鄉、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人口與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等15塊國家級金牌和廣東省文化先進縣、廣東省衛生縣城、廣東省林業生態縣等12塊省級金牌。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4
高州縣

面積:3276平方千米
高州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茂名市西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23個鎮和5個街道,該縣城是廣東省唯一一座國家級醫改示范縣,其物產資源非常的豐富,被譽為我國的荔枝之鄉。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立高州,此為高州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立高州府,為廣東下四府之首。民國,撤府留縣。1993年6月,撤縣設市(縣級)。高州城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從唐代至民國,一直是州、郡、路、府、道、專區一級行政治地,為粵西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5
廉江縣

面積:2835平方千米
廉江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3個街道和18個鎮,縣城的農業比較發達,是廣東省非常有名的產糧大縣,而且因為地下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花崗巖王國。
6
化州縣

面積:2354.2 平方千米
化州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茂名市西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6個街道和17個鎮,該縣城因為是非常典型的丘陵地貌,所以生產紅橘子,有著中國化橘紅之鄉的美譽。
唐武德五年(622年),羅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龍,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辨、慈廉、羅肥六縣。此后,屬縣或省或并。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1994年,撤化州縣為化州市,仍屬茂名市轄。
7
信宜縣

面積:3080.5平方千米
信宜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茂名市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8個鎮、1個街道辦和8個居委會,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之上,所以這里遺留著非常多的歷史文物。
唐置信義縣。宋(976年)更名為信宜縣,宋(1071年)廢竇州,屬廣南西路高州。民國初屬廣東省高雷道。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信宜先后屬廣東省南路專區、高雷專區、湛江專區。
8
臺山縣

面積:3286平方千米
臺山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東北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個街道和16個鎮,該縣城的城市建設做得非常棒,縣城內擁有著北峰山漂流、鳳凰峽漂流、銅鼓黑沙灣和大浪灣等多個知名的景點。
廣東省江門市轄縣。著名僑鄉。位于省境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積3204平方公里,人口92.7萬。縣府駐臺城鎮。臺山漢為四會縣地,晉屬新會郡臨允縣,隋后為新會縣地, 明始置新寧縣。 1914年改稱臺山縣,1953年將赤溪縣并入。縣境東部較高,山地丘陵分布在北、中、南部,占全縣面積2/3左右。西北和沿海為沖積海積平原。海岸線曲折綿長,達449公里。海域多島嶼,以上、下川島為最大,島上峰巒林立,具有軍事和航運意義。縣境大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利于亞熱帶作物生長,但多臺風暴雨,危害農業。20世紀50年代后建有大隆洞、桂南等水庫,利于農業生產。1949年以前,大批臺山人飄泊海外謀生。50年代后經濟有很大發展。農業以水田耕作業為主,盛產水稻、甘蔗、花生、黃麻、蠶桑等,生豬和雞鵝鴨飼養業亦較發達。沿海盛產魚鹽,部分地區半漁半農。臺山礦產主要有錫、鎢、鉛鋅、銅、錳、鈦、螢石、水晶、獨居石和煤等20余種。工業主要有采礦、制糖、刺繡等。臺城鎮多歸僑和僑眷。20世紀20年代新寧鐵路經此,商業殷盛,有“小廣州”之稱。抗日戰爭時鐵路為日寇所毀。現為擁有多種工業和手工業的城鎮,旅游業也有較大發展。臺山居民喜愛體育運動,尤以排球為甚,有“排球之鄉”美譽。臺山華僑中以旅居美國、加拿大人數居多,華僑港澳同胞過100萬,遍布全球120多個國家 。
9
高要縣

面積:2186平方千米
高要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肇慶市中西部的一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6個鎮和1個街道,這里居住著非常多僑胞們,廣是佛肇經濟圈的核心地區之一,縣城內擁有著高要學宮和文明塔等多個景點。
10
四會縣

面積:1258平方千米
四會縣是一座位于廣東省肇慶市西北部的個縣城,這座縣城旗下管轄著10個鎮和3個街道,是廣東省有名的經濟強縣,縣城內擁有著六祖惠能寺、銀帶瀑布、貞山和奇石河等多個知名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