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以后天是不是越來越長是時下大家最為關注的,就以往的情況來看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那么,2021年冬至是什么時候?冬至一般溫度是多少?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2021年冬至是什么時候?
2、冬至一般溫度是多少?
3、冬至后為什么白天逐漸變長

2021年冬至是什么時候?
2021年冬至是12月21日。
說到冬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由于該節氣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所以大家對其極為的關注。在公歷里看,一般在12月22日前后交,這時太陽黃經到達270度。天文學上冬至節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節氣上是以立冬開始,冬至正居冬季之中。這一天太陽行至北回歸線之頂點,然后折返。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極圈內有夜。南半球則相反,日最長亱最短,南極圈內有極晝。冬至又是我國的一個傳統大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有冬大過年的說法。

冬至一般溫度是多少?
從冬至的氣溫方面來看,北方西北較高的地方冬至時氣溫普遍在零度以下了,東北地區冬至的時候平均氣溫應該在零下7度左右;江淮之間到大巴山以北的地區平均氣溫也在零度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在7度左右,個別高海拔地區氣溫會普遍偏低,地河谷的地方氣溫會偏高,其中川西南地河谷的冬至時期氣溫在10度以上;和地河谷地區氣溫同樣溫暖的還有華南地區的“無冬區”,尤其是海南地區,冬季最低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而且即便出現十幾度的氣溫,也維持不到三天,很快便又會升溫回暖。

冬至后為什么白天逐漸變長
每每冬至過后很多地區的白天就逐漸的便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冬至當天,太陽直射轉到地球的南回歸線。這時,北半球得到太陽光線最少,地球的受光面偏向南半球,北半球的受光面積達到最小值,在北半球的同一緯線上,有陽光的長度達到了全年的最小值,因此冬至是一年白晝最短的一天。在冬至之后,太陽直射逐漸從南回歸線逐漸向北回歸線靠攏,直至夏至日太陽直射到達北回歸線,白晝為一年中最長的一天。由此,太陽直射重新向南回歸線靠攏,循環往復。所以,冬至后白天逐漸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