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增雨的火箭彈一枚價值2000-4000元,人工增雨火箭發射器價值約20萬元。火箭屬于彈軍火,從運輸費、護送費、倉儲費、發射費等都是不小的開支。還是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幕后默默付出。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人工降雨一次能下多少雨?
對此沒有確切的解釋。有時下雨很長時間,有時下雨時間很短,這取決于云層中有多少雨滴。具體費用包括設備使用費、火箭費(一枚2000-4000元不等),如需飛機作業那得另算,還有其他雜費,根據之前的人工降雨增加成本來看,一般需要發射4-8枚火箭,也就幾萬元。如果算上其他所有費用,每次都要接近10萬元。如果需要飛機作業的話,成本會很高,幾十萬還不夠。如果只是火箭操作,成本不高。

2
人工降雨為啥不是晚上下
白天才方便行事,而且人工降雨是需要具備條件的,并不是想讓降雨就隨時降雨。
高空作業憑借高炮、飛機、火箭等飛行設備,將催化劑撒入云層,使云層下雨。陸地作業是在地面上設置陣列,燃燒熔爐,并通過高溫上升氣流將催化劑送入云層,這些催化劑可以在云中迅速增加,變成雨,然后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云分為冷云和暖云,人工降雨的方法也很多。如果以冷云降水的形式下雨,則需要一架飛機散布干冰,一系列催化劑會增加冷云上方冰晶的密度,從而產生降雨。如果在暖云上出現降水,只需在云層中撒鹽粉、尿素和其他吸濕顆粒即可。

3
人工降雨的全過程
目前催化操作一般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以地面布置AgI燃燒爐為主要手段。催化劑通過在一定時期內經常出現在山區向陽坡上的上升氣流輸送到云中。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經濟、簡單,其明顯的缺點是難以確定催化劑入云的劑量。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地形云發育頻繁、交通不便的山區。
二是基于高射炮和火箭的地面作戰。由于增程型推進劑彈殼和推進劑火箭的研制成功,基本解決了催化劑在正確的時間和所需的劑量下輸送到云的正確部位的問題。它的缺點是雖然有車載火箭設備,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移動,但機動性還是比飛機差,適合在固定目標區域作業(比如給水庫加水),特別是那些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強大的對流云的催化作用。WR-1B增雨防雹火箭操作系統是目前國家影子辦公室唯一認可的火箭操作系統。采用中國氣象科學院BR-91-Y型高效碘化銀阻燃劑生產含AgI復合冰成核氣溶膠,成核率高,性能指標高于國內同類產品美國和獨聯體。
三是飛機催化作業。飛機催化操作的范圍比較廣。根據不同的云情況和需要,可選擇溫云催化劑及其散布裝置,可選擇制冷劑及其散布裝置(如干冰、液氮等)。機載燃燒彈發射系統。還可配備檢測儀器,觀察云微結構,跟蹤監測云在催化前后的宏觀和微觀狀態變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云都可以用來“播雨”。一般來說,低云族的雨云和層積云,或者中云族的上層云更合適;在少云或晴空條件下,不能進行飛機人工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