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攤面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使要取消可能先試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計價方式,真正將公攤面積“水分”擠出去,然后成熟后才全面推廣,保障市場交易的公平透明,真正讓購房者把錢花在明處、買得安心。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公攤面積不能超過多少?
一般公攤面積不能超過30%,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但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2
為什么公攤面積會有爭議
1、公攤面積不透明,不規范。公攤面積計算比較復雜,開發商需要委托專業有資質的測繪公司進行預測和實測,最終形成房產證上的面積。購房者在購房時難以獲得全面、清晰的信息,對公攤面積的測量和計價一頭霧水,售樓人員要么大概說個比例,要么以得房率搪塞過去等諸如此類。在這里我要問一下,有幾個購房者看到過最終的測繪報告。
2、開發商容易在公攤面積上做文章。一些無良開發商會擴大公攤面積。正常的公攤率20~25%,有的卻26~28%,甚至高于30%以上。有些樓盤公攤面積確實比通常高許多,在高房價的城市,多一平米的公攤面積,就意味著多一平米的毛利潤。但購房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買套房子,不僅花了錢,結果實際居住面積縮水了。
3、后期持房成本會增加。購房者購買這樣的房子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購買和持有房產的成本。他們需要按建筑面積繳納稅金、物業費、取暖費、裝修費等費用,而且物業費、取暖費等全年都要繳納,并且不斷地付出成本,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4、業主不享受公攤面積產生的收益。業主為公攤面積付費,但公攤面積產生的公共停車位費、電梯廣告費等收益,從未為業主所享受。

3
精裝房公攤面積也要算進去嗎
不算,根據《關于新建商品住宅全裝修價格核算規定的通知》的規定:普通入戶門、公共部分裝修、配線、室內排水等必須計算在毛坯房的價格中,不能計算在全部裝修價格中。其他費用包括:檢測費、設計費、預算核算費等等,這些總額不能超過工程費的百分之三,其實這就間接說明了:公攤部分的裝修是不可以計算在精裝修費用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