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這意味著冬季三月從這一天開始,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這一天,陽光直射地面,到達一年中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冬至這一天,北半球日照最少,白晝最短。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冬至和立冬哪個是冬天的開始?
1、立冬節氣代表的是冬天的開始
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于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于10℃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2、冬至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始,即數九天
數九是古代民間一種計算寒天的方法。數九從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數九計算寒天這一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于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實際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

2
冬至后是第二年了嗎
過了冬至不算明年,過了春節才算明年!
冬至是一年中倒數第二個節氣,也是一個季節變化明顯的節氣。每年冬至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和講究。冬至預示著寒冷冬天的到來,今年已經結束,但并不意味著進入新的一年,所以冬至之后不是明年,只有過了春節才算進入第二年。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3
立冬和冬至都吃餃子嗎
冬至和立冬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和立冬時,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氣溫降低,很多地方都習慣以熱騰騰餃子作為當天的主食,并且也有順從天意的意思。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立冬也是我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通過冬季的休養,期待來年生活的興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我國部分地區有祭祖、飲宴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