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節氣含義上來講,冬至它不是冬天的開始,也不是冬天的結束,但它卻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始。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后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冬至后是冬天還是春天?
冬天。
冬至過了后意味著冬天的寒冷即將到來,而冬天季節的到來,早在立冬時分就已經開始了,只是立冬后還屬于初冬時分,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未感受到寒冷,但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并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到了冬至就是民間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是隆冬將至的意思,也就是數九嚴冬即將要到來了,這個時候氣溫非常低。這個節氣既不代表冬天的開始也不代表冬天的結束。
在冬至過后你會感覺到天氣非常寒冷,自此以后也就進入到真正的寒冬時節了,因為這個時候天氣異常寒冷,如果不多穿一些衣服出門,那么你可能會被凍成“冰塊”。
而且冬至這一天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最明顯的就是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在冬至這一天一定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飯,只有這樣才算圓滿。
雖然冬至不是冬天的結束但它在一定意義上也說明了,過完冬至寒冬即將來臨了,還有兩個節氣春天就要來到了,如果你能熬過這嚴寒的冬天,那么溫暖的春天就不遠了。

2
冬至的餃子可以放到第二天嗎
一般是可以的。
冬天隔夜餃子應遵守以下原則:
1.未經過烹飪的冬天隔夜餃子可以放入保鮮膜密封后冷凍,隔夜后可以加熱后吃。
2.已煮熟的餃子盡快食用,剩余的存儲在保鮮膜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隔夜后可食用。
3.餃子保存溫度要合適,室內溫度高則易生細菌,保存不當容易表面發黏且有異味,餃子變質后不能吃,容易影響胃腸道健康。

3
冬至吃餃子的起源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起源于古代中國。據史書記載,在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在長沙擔任太守時,經常為百姓治病。當時正值冬天,由于天氣寒冷,許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為了幫助人們解決這個問題,張仲景便發明了一種名為“祛寒嬌耳湯”的食療方法。這種湯的主要材料就是羊肉、辣椒和一些中草藥,具有驅寒、暖身、補氣的功效。人們喝了這種湯后,耳朵上的凍傷逐漸好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的功績,便將這種湯做成了餃子,并稱之為“嬌耳”。因此,冬至吃餃子最初的起源便是為了紀念張仲景的醫德和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