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星其實就是氣泡,一般是魚在水里吃食的時候會吐出來,這也正好給愛釣魚的人提供了作釣的思路,稍微熟練的還能通過魚星判斷出來魚的品種、體重。釣魚的時候,跟著魚星作釣基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也有時候明明有魚星但是魚兒就是不吃餌不上鉤,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釣魚有魚星不吃什么情況?
一般有四種情況:
1、窩點里的魚星不一定是目標魚,很有可能是小雜魚的魚星。
2、釣餌和誘餌不一致,有可能餌料的味型不對路,導致魚只喜歡吃誘餌,對釣餌不感興趣。
3、目標魚不在水底,有可能已經起伏,或者還有可能我們的餌料在水底,已經發酵了產生的氣泡。
4、釣位醬層太厚,餌料的比重太大,有可能餌料到底后直接陷入醬層,魚只能聞到餌料的味道,但是找不到餌料。

2
暴雨后水渾好釣魚嗎
“漲水蝦,落水魚。”暴雨之后漲水時,水過于大混濁不宜釣魚。暴雨過后,不管在哪里,垂釣地方里水肯定會變渾濁的,這時候釣魚是比較難釣的了,一般水渾濁了,大多數魚是暫時不開口進食的了,只有少部分魚類是開口覓食的。除了能釣到鯰魚、黃顙(黃辣丁)、無鱗魚之外,很難再釣到其他魚類。
最好是漲水后兩三天可以出釣,這個時候岸邊會有很多食物,魚會靠邊吃食,更容易垂釣,這時水比較渾濁,用蚯蚓,玉米粒,小麥之類的餌料比商品餌更好。打窩可以直接用酒米,也可以用玉米,麥子煮熟,多煮幾分鐘,可以輕輕的捏破即可,再用酒泡一下,直接打窩或者掛鉤皆可。

3
野釣和黑坑的魚有什么不一樣
野生魚的吃口生猛,所以對鉤、線組的小大以及調釣的要求不是很高,垂釣野生魚的關鍵是做窩把魚誘進窩點內,只要魚進窩釣獲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黑坑垂釣就不一樣了,黑坑魚的密度比野生水域大,誘魚進窩并不難,但是黑坑魚由于被反復釣放,再加上水質差,魚的健康程度非常低,這樣一來黑坑魚的吃口就會比較輕微,對于鉤、線組大小以及浮漂的選擇、調釣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所以不能用野釣的思路去釣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