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時期,人們信奉在月圓之夜進行祭祀活動,到后來,出現了很多以詠月為主題的詩篇,此時又是農作物豐收的時候,唐代時為了規范和統一就將月圓之夜——八月十五定為了中秋節,隨著歲月的變遷,八月十五中秋節成為了中華名族傳統的四節日之一,成為了中華兒女團聚的節日之一。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為什么是8天而不是10天?
因為中秋節法定節日只有一天,一般和周末連休才會有三天假期,但是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間隔一天,所以中秋節沒有和周末連休,而是和國慶節一起連休。因此,中秋節一天假加上國慶節七天假,一共放假八天。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合體”,形成8天的超級黃金周,但節后需要連上7天班。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放假時間: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2023年10月6日(星期五)共8天,2023年10月7日、8日正常上班調休。
今年放假安排中秋國慶重合休8天是指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假期重合了,所以一起放8天。而根據日歷來看,2023年中秋節是9月29日星期五,再過一天就是10月1日國慶節了,所以重合就一起放8天了。

2
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幾天三薪
一共四天,分別是9月29日、10月1日、2日、3日。
國慶節法定假日為10月1日、2日、3日三天,由于今年中秋和國慶節一起放假,中秋節法定假日為9月29日,因此,中秋節、國慶節8天假期里,有四天是三倍工資,分別是:9月29日、10月1日、2日、3日,有四天是雙倍工資,分別是:9月30日、10月4日、5日、6日。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國慶節是一種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承載了反映中國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具有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是國慶慶典的四個基本特征。

3
2023年中秋節和國慶節怎么放假
根據國務院2022年12月8日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2〕16號》規定,2023年中秋國慶重合休8天。
中秋節、國慶節放假安排: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