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吐痰也是會傳播細菌的,所以如果嗓子不舒服的話,建議去衛生間吐痰或者是將衛生紙把痰包住扔進垃圾桶,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如果看到總有人在公共場合吐痰的話,是可以稍加勸解的。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遇到隨地吐痰的人應該怎樣做?
市民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應捂住口鼻,吐痰時應將痰液用紙巾包好放入垃圾桶。同時,明確患有呼吸道傳染病的公民在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防止疾病傳播。
發現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由縣級以上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責令清除痰漬;拒不清除的,將按照不同區域進行相應處罰:在室外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在室內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二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的罰款;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轎廂等公共密閉空間內隨地吐痰的,處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2
怎樣制止隨地吐痰
隨地吐痰是一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尤其影響公共衛生和環境衛生。因此,必須強行禁止隨地吐痰。對于隨地吐痰的建議,首先可以進行宣傳,比如在電視廣播中,對路上行人的提醒。可以通過卡片和一些宣傳冊來宣傳公民、不文明的隨地吐痰行為和影響健康的不文明行為,同時出臺一些關于隨地吐痰處罰的規定。有了這兩種處罰,我相信吐痰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3
中國隨地吐痰罰款規定
吐痰、嚼口香糖最高可罰款25元
《條例》規定,公民應當養成文明健康的衛生習慣,自覺遵守以下公共衛生和文明行為規范:不隨地吐痰、不嚼口香糖;不亂扔果皮、紙屑、煙頭和廢舊電池;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不得隨意傾倒、拋擲、堆放或焚燒生活垃圾;不要隨地大小便;在公共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戴口罩;自覺保持勤洗手、分餐、分筷等衛生習慣;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衛生文明行為規范。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對有下列行為的,除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外,可以給予警告和處罰:處五元以上二十五元以下罰款;隨地大小便的,處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