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輩》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是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后,“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該片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單元組成,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 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講述中國人的血脈相連和精神傳承,再現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9月28日晚,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舉行“帶著父輩看父輩”放映活動。
2021年10月9日,當地時間8日晚,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在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的AMC電影中心舉行海外聯動全家福首映禮。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2021年10月11日20點39分,《我和我的父輩》票房突破12億。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名句被大家熟知,下面就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下《我和我的父輩》的經典臺詞名句及劇情簡介吧。
本文目錄
1、《我和我的父輩》的經典臺詞語錄
2、《我和我的父輩》的劇情簡介

《我和我的父輩》的經典臺詞語錄
1、爸爸做的東西和這個燈籠差不多,都是靠中間的火才能飛上天。媽媽的工作就是做這個火的,可是它很危險,如果發生意外我也會死。
2、“爸爸,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是個詩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天上寫詩。”
3、什么是“宇宙級的浪漫”?是中國航天人在星辰間寫下的“詩”。
4、這個家本來就不大,現在好了,要錢沒錢,要地方沒地方。
5、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要做第一只敢于下水的鴨子。
6、想看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問三輪車司機走不走。
7、爸爸媽媽都不一定有時間陪你們們長大。

8、燈靠火飛上天,媽媽做的就是“火”。
9、錚錚鐵骨,不懼炮火,只為守護家國。
10、碎花裙卷花頭,跟風燙頭報紙不離手。
11、上海女人的時尚:卷花頭,花坎肩。
12、他們一人一騎,以戎馬衛山河。
13、大肚腩雙下巴這也太像人了吧
14、“能不能完成任務”“能”
15、別蒙我,我可拍過電影。

《我和我的父輩》的劇情簡介
講述不同歷史時期、各個代表性階層群體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斗歷程,以家庭關系為載體,反映時代的變遷和民族精神的傳承延續。
《乘風》
影片取材于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為保護群眾撤離,拼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
《詩》
以1969年我國研制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為背景,以一個普通航天家庭為切口,展現父母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航天精神,以此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鴨先知》
取材于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背后故事。生長于上海的徐崢再次聚焦上海的弄堂生活,以此致敬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敢為人先的父母一輩。徐崢飾演的趙平洋(鴨先知)將和韓昊霖飾演的兒子“冬冬”一起成為這場創新浪潮的關鍵人物。
《少年行》
機器人“邢一浩”肩負特別使命從2050年回到2021年,邂逅了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兩人意外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在機器人老爸的影響下,少年小小將堅定地追求科學夢想,少年強則國強,偉大夢想、科技創新精神在這對“父子”間實現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