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藥物資料說明顯示,川貝枇杷膏是由多種中草藥煉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茯苓、化橘紅、桔梗、法半夏、味子、瓜蔞子、款冬花、遠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腦,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川貝枇杷膏一次喝多少?
根據患者年齡決定。
1、3—6歲小孩:每日3次,每次3分之1湯匙,約5毫升,或遵醫囑。
2、7—12歲小孩:每日3次,每次3分之2湯匙,約10毫升。
3、12歲—成人:每日3次,每次1湯匙,約15毫升。

2
川貝枇杷膏治療哪些疾病
1、風熱感冒
其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
2、陰虛燥熱咳嗽
其癥狀表現為:干咳,咳聲短促,或痰中帶血絲,低熱,口干,且午后臉頰發紅。

3
吃川貝枇杷膏不能吃什么
1、烏頭類藥物
如:川烏、制川烏、草烏、制革烏。
因為川貝枇杷膏中的川貝母是反烏頭類藥物,而烏頭味苦,有大熱,有大毒,如與上述烏頭類藥物一起吃的話,會產生食物相克反應,從而引起中毒。需注意這些食物之間屬于相克食物。
2、附子
附子的藥性和烏頭的藥性差不多,都是味苦、大熱、有大毒,因此川貝枇杷膏和附子同樣也不可以一起吃,一般醫生在開藥的過程中會避免這兩種藥物一起服用,以免發生中毒的情況。
3、感冒藥
川貝枇杷膏最好不要和感冒藥一起喝,很多感冒藥,如泰諾、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它遇到川貝枇杷膏中的蜂蜜成分會形成一種復合物,影響機體的吸收速率,從而減弱治療作用,建議川貝枇杷膏與感冒藥應相隔4—6小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