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會發燒。一般慢性中耳炎是不會引起發燒的,但在急性發作期會癥狀嚴重者,除了會出現耳痛,流膿外,還會出現發熱,嘔吐等。小兒的全身癥狀比成人明顯,嚴重的并發癥有顱內并發癥,如腦膜炎、腦膿腫等。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中耳炎為什么會流水?
流水是因為患的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病。
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務求徹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類、頭孢類等藥物。如早期治療及時得當,可防止鼓膜穿孔。規模穿孔后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參照其結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全身癥狀重者給以補液等支持療法。小兒鼓膜較厚,不易穿孔,為避免感染蔓延至顱內必要時可考慮鼓膜切開術,通暢引流縮短病程,防止并發癥。若出現乳突氣房融潰積膿時,應及時行乳突切開術。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病程超過6~8周,病變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造成不可逆損傷稱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兒童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往往需要待患兒咽鼓管功能改善后手術治療。

2
寶寶中耳炎有積液怎么治療
察及抗生素
若幼兒沒有感染其他病癥,約75~90%的積液性中耳炎可以經自體吸收而痊愈。抗生素治療的目的是控制感染,以及預防后續的其他并發癥,所以當寶寶的中耳發炎狀況演變成慢性的積液性中耳炎,醫生會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假使寶寶同時還有鼻咽腔發炎的狀況,或是經耳腔鏡觀察發現有混濁狀的膿狀物,醫生才會考慮開立抗生素治療,否則抗生素在積液性中耳炎上是不太有治療效果的。
若聽力受損,則手術治療
如果幼兒有顯著的聽力受損,鼓膜或中耳有變化,則需施以中耳通氣管置入,如果有增殖體發炎或后鼻道阻塞、慢性鼻竇炎,則會考慮施以增殖體切除手術。

3
中耳炎如何治療
1)中西結合。
2)內服抗生素和外用抗生素結合。
3)聯合用兩種抗生素。
4)交替應用抗生素防止形成耐藥性。
5)自覺癥狀體征好了再堅持用5~8天。
6)中藥應用清熱解毒中藥方如五味消毒飲等。
7)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感冒,鼻炎,鼻竇炎,鼻咽炎,扁桃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