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會發燒。一般慢性中耳炎是不會引起發燒的,但在急性發作期會癥狀嚴重者,除了會出現耳痛,流膿外,還會出現發熱,嘔吐等。小兒的全身癥狀比成人明顯,嚴重的并發癥有顱內并發癥,如腦膜炎、腦膿腫等。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中耳炎為什么要滴鼻子?
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咽鼓管炎癥所致,此時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腫,功能受損,不能將中耳內的液體排至鼻咽部,影響了中耳炎的恢復。針對這種發病機制,鼻部應用鼻減充血劑,如1%麻黃堿可減輕咽鼓管咽口黏膜腫脹,改善中耳引流,促使中耳炎癥早日消除。因此,急性中耳炎時常應用鼻減充血劑滴鼻,而分泌性中耳炎則因為鼓膜沒有穿孔,滴耳劑無效,所以僅使用滴鼻劑。
應該提醒注意的是,有不少病人覺得外用藥物并不入口,也就不太注意嚴格的消毒衛生。實際上無論滴鼻還是滴耳,滴藥前后應洗手,滴藥瓶的尖嘴部不可接觸耳、鼻部等患病部位,也不要和他人共用1支藥,以免污染藥液或互相傳染。
總之,在治療中耳炎時使用鼻腔減充血劑,需要權衡利弊,斟酌療程,否則可能耳朵的疾病沒有康復,又導致了鼻腔的疾患。

2
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的區別
外耳的炎癥可以通過外耳道直接觀察到,特別是出現化膿時,膿液可從外耳道流出,另外由于外耳道皮下組織的特殊性,在外耳道內一旦長了癤子一類病變,會比身體其它位置的癤子讓人更痛苦難耐。
中耳的炎癥位置較深,主要影響到聽骨鏈和鼓室,進而影響聽覺傳導,導致聽覺障礙。另外,由于中耳通過咽鼓管與咽部相連,故中耳炎癥一般都有咽部不適感,或者咽部充血水腫的臨床癥狀。如果中耳炎癥非常嚴重,還可能導致鼓膜穿孔,膿液也會從外耳道流出,需要和外耳炎癥鑒別診斷。

3
中耳炎需要輸液嗎
嚴重的話是需要的,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