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平穩還會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嗎?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是指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微血管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變,是一種影響視力甚至致盲的慢性進行性疾病。
當下,不少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會導致眼部并發癥并非一無所知,但大都認為只要血糖控制好,就不會有各類并發癥問題。是不是血糖控制平穩就一定不會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呢?一起來看看這位患者在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的診療經歷。
病例概述: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
患者,59歲男性。
主訴:無明顯誘因雙眼視力下降半年,無眼紅眼痛,無頭痛頭暈,無惡心嘔吐。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5年余 皮下注射精蛋白人混合胰島素(每日3次 每次14u),否認高血壓,冠心病等全身重大疾病及慢性病史。否認肝炎、結核等傳染性疾病史,否認眼部外傷史,雙眼白內障術后1年。
檢查診斷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患者入院時,左眼視力為30cm指數;右眼僅有手動視力。經裂隙燈檢查,眼壓、眼底照相、眼部超聲、OCT等系列眼部檢查,發現其雙眼黃斑均有水腫,右眼黃斑還有網脫。結合患者病史及相關檢查結果,診斷為 雙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VI期導致左眼玻璃體積血;右眼視網膜脫離。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通常分為六期,患者以是第VI期,已經是增殖期中非常嚴重的,患者此時眼底的新生血管活躍易出血,增殖膜導致大范圍視網膜脫離導致視力嚴重喪失,同時也給后期治療帶來了極大的難度。經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硅油填充術治療,術后患者已恢復生活視力。
病例小結:即使血糖控制平穩,長期患糖尿病的患者仍然有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
據統計,糖尿病發病5年以上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為20%~50%;患糖尿病8年后視網膜病變占50%;20年以上者為70%。這表明,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逐漸增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臨床表現可能包括微動脈瘤形成和視網膜內出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視網膜毛細血管無灌注、棉絮斑、出血數量增加、靜脈異常和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導致視盤、視網膜和虹膜以及濾過角上的新血管增殖,進而可能導致牽引性視網膜脫離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因此,對于有1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平穩,也不能完全排除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
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眼科專家溫馨小貼士:
應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一個長期的戰斗,但通過及時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有用的視力。記住,早期干預是關鍵。
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眼科專家建議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壓、房角、虹膜、晶體和眼底檢查,以及通過免散瞳眼底攝片篩查DR。此外,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鍵措施。一旦確診2型糖尿病應該立即去檢查眼底,對于已經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或手術干預。如有發生新生血管的高危風險,必須及時進行激光;如有累及黃斑中心的水腫,必須盡快完成抗VEGF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