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表現也是比較復雜的,建議患者將發病以來的狀況詳細地告知醫生。這樣往往就可以更精確的診斷,同時可以有助于醫生為患者確定一個更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強迫癥是什么引起的?
1、生物學因素
首先遺傳因素,強迫癥與遺傳關系相當密切,研究發現,強迫癥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而且患者中的一級親屬當中患病率比普通人群明顯增高,而且發現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發病率明顯增高。
其次是生化因素,特別是腦內的各類神經遞質的紊亂狀態是導致強迫癥的重要病因,例如5-HT、去甲腎上腺素、谷氨酸、多巴胺等,通過應用5-HT再攝取抑制劑可以明顯的改善強迫癥的癥狀,進一步提示五羥色胺水平與強迫癥密切相關。
神經系統影像學的改變,主要集中于皮質紋狀體環路的異常,特別是CSTC環路功能的異常,已得到越來越多功能影像學研究的支持,其中OFC是強迫癥研究中的關鍵區域。
2、心理社會因素
對于強迫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強迫癥患者病前具有內向膽小,優柔寡斷,嚴肅刻板,追求完美的人格特質,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增加個體責任感的事件中常常作為強迫癥發病的誘發因素,特別是強迫癥患者早年的生活事件,家庭的影響,父親的情緒以及相關的素質因素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強迫癥的重要因素,因此臨床上對于強迫癥病因的研究仍然在繼續。

2
強迫癥有哪些癥狀
強迫癥可能是遺傳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心理環境異常導致,或者是人格特質的原因,而且負性情緒以及壓力過大也有可能會誘發強迫癥,典型癥狀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等,并且還伴有抑郁及恐怖情緒。而精神障礙屬于比較復雜的腦部疾病,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神經發育異常等,患病后會出現思維障礙、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自知能力障礙等,同時還伴有恐懼心理。而強迫癥屬于自身的神經疾病,和精神障礙沒有直接的關系,通常不屬于精神障礙。
強迫的觀念有這種強迫懷疑、強迫回憶,還有這種強迫性的擔心害怕,或者是強迫性的意向。強迫的意向就是總覺得有一種沖動,要去做違背心愿的事情,比如說有一種想法就是可能會跳樓,或者是拿刀傷害自己和自己愛的人。

3
怎么檢測自己是否有強迫癥
檢測自己是否有強迫癥可以通過觀察自己是否存在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或重復動作等,具體有以下幾點可以判斷:
1、觀察自身是否存在強迫觀念,當總是毫無目的的懷疑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時,說明可能存在強迫癥的傾向,比如經常擔心碰到不干凈的物品之后自己的健康會受到很大影響;會質疑太陽為何會東升西落;試圖反復確認房間的門窗是不是已經關好。
2、觀察是否出現一些強迫行為,明明知道不必要,卻還是忍不住去做,也說明患上了強迫癥,比如總會在出門之前反復檢查門窗的鎖;當碰到臟東西之后總會反復的去水池邊洗手,幫助自身保持干凈。
3、必須嚴格按照某種流程做事情,一旦順序被打亂之后就必須重新做,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出現,也說明患上了強迫癥。比如在清洗雙手的時候,必須先清洗手腕,然后再清洗手背,最后清洗指尖,一旦順序不對,就會感到很焦慮很痛苦,必須重新花費大量的時間按照順序再進行一遍心理才能放心。
4、當實施重復的動作或者是總是保持懷疑的態度使自身感覺到不適,但是又不得不進行這些動作的時候也說明存在強迫癥的癥狀。
總結:強迫癥的病因并不能確切確定由哪一種原因造成,也可能是多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