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飯后一小時之后再練太極拳。飽食后,全身血液需供給胃腸消化吸收而用,如果立即進行鍛煉,則會把大量的血液從消化系統中轉到肌肉、心臟、運動器官去,相應地減少了胃腸消化時所需的血量,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打太極拳一定要出汗嗎?
練太極拳時最好能出汗,這樣可以疏通毛孔、疏通經脈,有利于血氣運行。這里說的出汗,絕不是動不動就出虛汗。出虛汗是陽虛狀態下的陰虛,是因為不能固汗所致。練太極拳時哪個部位出汗了,出透汗了,就說明哪個部位的氣血通暢了,汗毛孔打開了,邪氣放跑了,毒素(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排除了。練習太極拳雖出汗但不喘,表示你的運動量達到了,處于有氧狀態。隨著練拳的進步,周身動作越來越協調,汗液也由黏變稀、由咸變淡,這是提高體內血液循環和排毒質量的過程。不論養生還是技擊,練習太極拳都要出汗,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人出汗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鍛煉氣力的階段,出汗的身體部位,主要是頸部、胸部、胳膊、腿,還有一些病灶部位,比如說頸椎不適則頸部汗多,手腕不適則手腕汗多。

2
練太極拳腰疼的原因
太極拳以腰為中樞,是全身的主宰,要求松腰松胯,方可下盤穩固,動作靈活。如果練太極拳的時候動作不正確,胯松不了,而腰始終都是緊的,那么長時間腰背肌肉用力,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從而導致了練習后腰疼。一部分初學者感覺到練太極拳后腰疼,其實是因為運動后的乳酸堆積造成的。雖然太極拳強度較小,但如果很久沒有都沒有運動,突然進行長時間的太極拳練習,肌肉沒有適應運動的情況,有氧代謝不能提供足夠能量,無氧代謝參與的比例就會增大,產生的乳酸堆積在肌肉處,造成酸痛。練太極拳腰疼,也可能是因為本身患有腰椎疾病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等,都會導致腰疼。而太極拳對腰部動作要求較高,一切動作都是以腰為樞紐,可能在鍛煉時會引發腰疼狀況。練習太極拳腰疼的原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運動一段時間的人,在練習太極拳時仍感到腰疼,此時應該請教太極師傅或者其他專業人士看是否有動作不正確的情況。如果在擺正動作以后仍有腰疼癥狀或者在生活中腰疼癥狀明顯,則應當考慮腰椎疾病的問題,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3
打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1.隨形呼吸。練太極拳呼吸能提高心肺功能,可增加肺活量,增強身體呼吸功能,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2.連綿不斷。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太極拳與其他運動最大區別在于動作之間的連綿不斷。即使是一個動作也要求“一動無有不動: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也隨之動”。生命在于運動,太極拳之所以能保健健身,就是因為太極拳運動負荷生生不息的規律。
3.全神貫注。有些習拳者喜打拳時隨意談笑,思想渙散,既打不好拳,又不能保健強身。打拳時思想集中在動作上,拳就打得合乎要領,且大腦皮層得以最大的休息,事后就會感到如沐春風,精神充沛、輕松愉快,久而久之就會保健強身。
4.用意不用力。中醫病理:“人的患病在于氣血停滯不通。因此,習太極拳者要時時檢查自己習拳時是否動作僵硬用拙力,是否做到全身松開、輕靈自然、運轉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