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可以說是心理上的一種疾病,總是覺得要遷就別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凡事照顧到別人的情緒,覺得自己不重要,其實這和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還是有關系的,自信一點,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討好型人格如何接納自己?
最好是你也找個咨詢師,好好的探討自己這種人格形成的原因,尋求解決方案。
那么,對于討好型人格,這里需要干預,精神分析的一個目的是讓人恢復自己失去的勇氣,你其實是想通過討好的方式脅迫別人對你要有好的看法,把「討好」換成「脅迫」,是不是自己擁有了很多力量?
你有沒有想過不討好的情況呢?我想可能是如果你不討好,別人就會生氣甚至發怒,那么你賦予了你自己能夠毀滅別人的力量,你認為你很強大的啊!
又或者,你在討好別人的時候,內心對別人是有很多攻擊的,本來就很痛恨對方,卻不得不表面裝著和善。

2
討好型人格的人有哪些錯誤的心理邏輯
每一種人格特質都有其獨特性,沒有好壞之分,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性的認知。
比如討好型人格,比較典型的表現是無原則的迎合別人,甚至委屈自己的真實意愿來配合/滿足別人,即使別人的要求不合理,他也不反駁,(也許出于某種目的暫時的妥協,也許是人格特點所致),照單全收。
也有懷疑自己的判斷,覺得對方都是對的,自己都是錯誤的,壓抑自己不敢表達或提出請求,他的情緒也常常被別人左右/牽動,當對方不開心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進而自責同時自己的情緒也變得低落。

3
討好型人格需要看心理醫生嗎
這個看個人。
討好型人格是個人長期形成的處事和溝通模式,我不覺得是病。形成討好型人格因為家庭教養模式或者是成長的社會環境,讓人經驗的形成這樣的溝通姿態或者是模式。
討好型的人有時這樣處事方式是滿足自己心理需要,安心就好。討好型的人一般善良,忍讓不惹事或者是一種豁達。如果是長時間覺得委屈,難過,那其實是表面討好,內心有埋怨,委屈的情緒在,或者是愛得不到滿足的指責別人,長此以往可能身體不舒服。需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緒,界定討好是真的假的?別人看到的討好,或許對當事人是一種舒適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