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男九痔”。男性得痔瘡的比例如此之高,但是就診和治療的卻并不多。這是因為患者認為它是一種小毛病,沒必要去醫院,通過自我治療癥狀會減輕。還有一些男性患者,因為不好意思治療,想用“忍”來解決問題。

其實,這么“忍”下去有害無益。得了痔瘡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患者貧血、乏力、感染、肛門狹窄等癥狀,嚴重者可引發直腸癌等,后果不堪設想。哪些因素易導致痔瘡?
不良生活習慣:日常飲食喜食辛辣食品,長期飲酒都會引起痔瘡疾病。入廁大便時看書看報或大便時抽煙,也會引起痔瘡。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痔瘡發生的重要原因。
職業習慣:由于職業原因,需要久站或久坐,都很可能引發痔瘡。IT從業者、教師和司機等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著長時間坐著的行業,痔瘡發生現象尤其嚴重。

部分肛腸疾病:腹瀉和便秘均是痔瘡的重要致病原因。排便時間過長或長期腹瀉,會導致肛門壓迫性增大從而產生痔瘡。而肛竇炎、肛腺感染、肛周膿腫、痢疾、腸炎、腸道寄生蟲病、大腸炎等都可引發痔瘡,同時體質虛弱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遺傳因素及孕期痔瘡:痔瘡在一個家族中發病率較高,與遺傳因素有極大關系。妊娠與分娩期間的孕婦因為身體生理原因,也極易發生痔瘡。

痔瘡都有哪些癥狀?
便血:內痔早期主要癥狀,有噴射狀出血、點滴出血、手紙帶血等,血色鮮紅,外痔不會引起出血。
墜痛:可為痛性外痔的主要癥狀,內痔無炎癥時不痛,墜痛常發生在內痔感染、嵌頓和絞窄性壞死,也常導致劇烈的墜痛。
脫出:中晚期內痔主要癥狀,主要原因為內痔痔核結節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層與肛層分離,排便時,內痔結節可下降到齒狀線以下,游離于肛管之外。
潮濕:晚期內痔反復脫出,也可引起肛門擴約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緣常潮濕不潔,出現瘙癢和濕疹,嚴重時還可引起擦摩痛和癢痛。
內痔出血還可引起貧血、頭暈、倦怠乏力、精力不佳、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常見癥狀。
便秘、肛門瘙癢、墜脹不適及有分泌物大量出現的情況,此類情況是典型的痔瘡癥狀,需要及時解決。痔瘡怎樣預防?
1、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排便時,要集中精力,不能看書看報,每次排便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排便后,最好用溫水坐浴10分鐘。平時既要防止便秘,又要杜絕腹瀉。
2、飲食上需要規律化。
盡量不要喝酒,特別是白酒和烈性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纖維食物,對預防痔瘡有良好效果。

3、多活動多鍛煉。
每日早上或晚上多做提肛運動,每次提肛運動時長約3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