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監測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在疫情期間不少地方都在進行著健康監測。那么,健康監測是什么意思能出門嗎?健康監測是不是就是隔離?一起來看看360常識網帶來的介紹吧!
本文目錄
1、健康監測是什么意思能出門嗎
2、健康監測是不是就是隔離
3、居家健康監測需要報備嗎

健康監測是什么意思能出門嗎
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出門。
居家健康監測是在指居民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做好體溫、癥狀等日常監測,非必要不外出,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而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其中不流動的要求是不跨地區流動。
居家健康監測主要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本身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角度出發,應做好體溫、癥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

健康監測是不是就是隔離
不是。
居家健康監測不等于是居家隔離,兩者是不一樣的概念,其中居家健康監測對外出沒有強制性要求,,但必須減少或者盡不外出、不與人接觸,每日配合相關人員進行健康檢測即可;而居家隔離的要求是嚴格在家里不能出門隨意走動,也不能走親訪友。
并且居家健康監測大多數地區的時間為7天,而居家隔離大多數的時間是14天,如果是醫學居家隔離觀察的話14天居家隔離結束后還要轉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居家健康監測需要報備嗎
需要報備的。
如果疾控部門被通知要進行居家健康監測,需要向所在社區進行報備,因為居家健康監測要在所在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的監督指導下進行一種自我健康管理,報備后還要定期進行健康監測,比如測量體溫等等。
居家健康監測時需要注意,如果期間出現發熱、干咳、乏力、腹瀉等健康異常狀況時,應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前往就近的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診時要如實報告相關旅居史和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