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24小時后是會變成48小時的,而且48小時后也會變成72小時核酸檢測,健康碼上面都會顯示。那么,核酸檢測為什么隔24小時再做一次?一起來看看360常識網帶來的介紹吧!
本文目錄
1、核酸檢測24小時后會變48小時嗎
2、核酸檢測為什么隔24小時再做一次
3、不到24小時做兩次核酸會影響核酸結果嗎

核酸檢測24小時后會變48小時嗎
會。
核酸檢測查驗的時間是根據其采樣時間來確定的開始時間,如要求查驗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就必須是距離核酸采樣24小時以內才有效,一旦超過24小時,則會變成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顯示結果頁面。
如果出行的目的地要求需要48小時核酸檢測的話,憑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可以通行。但如果是要求24小時核酸檢測的話,則必須要憑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通行,若是持48小時核酸檢測結果的話,則時間已經失效了,需要重新做核酸檢測才能通行。

核酸檢測為什么隔24小時再做一次
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核酸檢測需隔24小時再做一次原因:一是新型新冠病毒的復制存在一定的間隔期;二是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陽性或假陰性幾率,為預防新冠肺炎誤診,對曾接觸過密切接觸或到過高風險地區的人群進行核酸檢測,必須至少2次核酸檢測陰性,且2次間隔最小應間隔24小時,然后采用不同標本進行檢查,如有特殊情況,可進行三次檢驗,一旦連續兩次在核酸樣本中發現病毒核酸,報告為陽性,就能證明體內存在病毒。

不到24小時做兩次核酸會影響核酸結果嗎
可能會出現假陰性的可能。
核酸檢測是目前檢測人體體內是否攜帶新冠病毒的有效方法,如果是連續兩次的核酸檢測,其中的時間間隔須大于24小時,因為新冠病毒復制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間隔時間過短,就可能會導致病毒載量不夠而核酸檢測不到的情況,此時的檢測結果也是假陰性的結果,這樣就會導致漏診、誤診的情況,所以如果做第二次核酸不滿24小時結果是會不準的。
尤其對于和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或者去過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必須進行2次以上的核酸檢測,且2次核酸檢測間隔必須大于24小時,如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進行三次核酸檢驗,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